浏览数量:2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园 发布时间: 2021-04-04 来源:本站
在众多游戏中,
建构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当建构走进孩子们,
他们将创建属于自己的世界。
而教师走进建构游戏,
就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为促进幼儿园建构区游戏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2021年4月1日中午,游戏教研组组长王媛老师组织全园教师开展了本次游戏教研组活动。
活动伊始,王媛老师组织老师们进行了经验回顾,总结上学期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收获,并引出新学期游戏教研主题——班级建构,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本学期游戏教研组活动安排。
分享交流,取长补短
身处在一线的老师,他们在组织建构游戏的实施过程中会有哪些思考,存在什么困惑呢?王媛老师组织开展了班级建构区域的分享交流。各班老师制作了精美的PPT,附上了丰富的图片资料,就本班建构区的环境、材料、幼儿建构水平、教师的指导以及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与困惑。分享结束后,王媛老师特别邀请了教科室神主任为大家进行点评,神主任从收纳方式、建构技能、幼儿合作情况、室内外建构活动的区别、材料的使用几方面娓娓道来,点出各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大家指明了改进方向。
理论学习,夯实基础
要想促进幼儿建构游戏水平的提高,教师自身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活动中,王媛老师借此机会为大家推荐书籍《幼儿园室内外的建构游戏指导》,组织老师们进行了理论知识的建构,分享内容围绕“建构游戏的定义和价值”、“建构游戏的三要素”两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学习,老师们对建构游戏中关于游戏材料、常见幼儿建构技能以及空间布局的设计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分组研讨,共享智慧
活动的最后,老师们根据所学内容,针对王媛老师提出的“班级内的建构区可以如何整改”这一问题进行分组研讨。研讨过程中老师们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进行深入的思维碰撞,不光有效的解决了问题,还提出了许多新尝试、新思路。
小班组根据现有问题对支架墙进行调整。支架墙分为三块,第一块提供整体与局部的主题图片,第二块结合主题的投放技能支架与留白空间,第三块展示幼儿作品图片,促进幼儿更深入地游戏。“以强带弱”的榜样学习方式来带动每一位幼儿提升建构水平,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重视组织前后的环节,幼儿在前,老师在后,进行交流讨论,促进幼儿的经验提升。
中班组谈到幼儿在建构区普遍存在容易进行角色游戏的现象,分析幼儿角色游戏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王媛老师则表示要重视游戏前的组织,可以是介绍本次活动的重点和游戏材料,也可以提出上一次活动中的问题,还可以给幼儿一定的任务,来激发他们探究建构的兴趣与欲望。
大班组针对“建构区材料丰富且形状多样,如何帮助幼儿快速寻找和收放,给幼儿更多更纯粹的游戏时间”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他们结合神主任提出的两点建议与幼儿实际情况,得出由幼儿自主探索,不断尝试是最适合且最节省时间的收纳方式的结论。
为了更细致、真实的了解老师们今日所学情况与仍存在的困惑,王媛老师发放了有关建构游戏的调查问卷,为今后的教研活动做准备。
此次教研活动加深了全园教师建构游戏理论水平的理解,提升了教师在建构游戏中的搭建技巧与指导能力,为各班今后开展建构游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师们也将从儿童的立场出发,继续求索于建构游戏理论的构建,深耕于建构游戏教育实践,用专业守护孩子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