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园 发布时间: 2021-11-11 来源:本站
水是幼儿生活中常能接触到的自然资源,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那水可以怎样玩呢?不同年龄段在同一主题下又能生发哪些各有特色的活动呢?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园科学组立足“科学领域活动中探究材料的提供”开展了本次以“水”为主题的集体教学观摩活动。
活动前,组长郭瑞雪老师带领教师重温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目标,引导组员侧重“材料提供”对两个活动进行观摩、研讨。
首先,陈思茹老师结合小班幼儿爱动手、喜欢情境游戏的年龄特点,带来了小班科学活动《水宝宝变变变》。活动中,教师提供透明饮料瓶变魔术玩溶色的游戏深受幼儿的欢迎,孩子们在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慢慢了解颜料遇水后混合溶解的科学小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科学探究精神逐步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接着,卜紫妍老师带来了大班科学活动《水和洞》,材料提供以透明塑料瓶、水、盆等为主,记录单的设计与使用让幼儿逐步进行探究过程的记录与回顾。
随后,两位教师就活动内容进行介绍,全组教师开展研讨交流。针对两次科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各抒己见。
郭瑞雪:两次科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在探究材料提供上有很强的针对性,无论是一次性塑料瓶、颜料,还是二次处理后的塑料瓶和盖子,都源于幼儿实际生活。
胡珂嘉:大班的活动趣味性很强,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专注探究、操作。我觉得我们在目标设计时也可以提及对应的探究材料。
陈思茹:我认为今后我在组织小班科学活动时语言要更加严谨,小朋友能更清楚的了解操作方法。
费茜茜:我觉得两次活动各有特色,都围绕“水”的主题,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风格,通过情景、游戏、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值得我们学习。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活动的开展,为全组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互动学习的机会,也是一次教学基本功的锻炼和检阅。今后,我园科学组仍将继续立足幼儿实际,开展科学领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