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美一实幼】看见 读懂 推动:发现真正的儿童 ——月桂园开展园本研训活动

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园     发布时间: 2024-04-10      来源:本站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

每一次的观察与倾听都是迈向幼儿深度学习的脚步

每一个解读与支持都是走进幼儿内心世界的小路

全面深入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

在专业的思考中体验自我成长和享受观察的乐趣

  为看懂,为思策,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近幼儿、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幼儿教师多维度、系统化地观察、记录幼儿在园行为的能力,有效评价幼儿的所学、所思与所想,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2024410日中午,月桂园老师开展关于观察的园本研训活动。本次园本教研将围绕嵌入式观察一支持和拓展儿童的学习话题进行互动式探究,同频共振,共促共研。

聚焦记录  案例分享

蒙台梭利说过:“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各年级组教师代表进行课程嵌入式观察记录分享及深度解析。

小班竺老师从建构区幼儿游戏进行观察,竺老师在对幼儿的行为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个性、需要、兴趣等等不同方面的了解,从而调整教育行为和教育策略。对话幼儿、倾听幼儿,在尊重幼儿想法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适宜支持,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小班邵老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建构区时幼儿之间的交往情况,通过移情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的建构作品,在遇到冲突时能够学会用言语去表达,初步尝试合作游戏。

中班杨老师从益智区投放的新材料出发,观察幼儿连续游戏的经验提升和问题解决。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杨老师能够关注整体与个别,及时观察与适时指导,根据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游戏材料及环境。

中班缪老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游戏材料的互动情况。及时对幼儿的游戏规则进行巩固,并且添加材料,引导幼儿按照顺序摆放,便于创编故事。经过调整心心小朋友的游戏水平明显得到提高,并且能够创编出完整的故事。

大班王老师分享班级蚕宝宝的故事,结合幼儿对蚕宝宝的了解程度,聚焦幼儿游戏行为的解读与支持,去全面深入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在专业的思考中体验自我成长的脉动、享受观察的乐趣。

互动游戏 读懂儿童

通过“你画我猜”的游戏让老师们直观感受到什么是观察。观察不仅仅只是“看”,同时更是结合“看”,用专业眼光观察儿童,解读儿童的行为,发现游戏中的潜在力量和深层意义,进一步支持、拓展儿童的思维与学习。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明确指出:教师需对儿童进行持续、细致的观察,并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全体教师在观察解读“童画”的过程中带着“空杯心态”放下预设,带着“解读幼儿”的心态,集中精神边观察边调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和幼儿发展知识,去判断识别、分析解释幼儿的行为。

“解读儿童”轻松有趣的氛围下,神主任为最美“读”者颁发奖状和礼物。

 

交流研讨  共研共赢

在运用课程嵌入式观察记录中老师们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梳理出共性困惑的问题,老师们将围绕以下问题选择其三进行研讨:

1.嵌入式观察是一场“马拉松”,如何在这场持久战中有重点地进行观察与分析,做到点面结合?

2.如何深度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使记录有深度、有意义。

3.第一次观察中出现的问题想在第二次观察中解决,但是后面幼儿不感兴趣了,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这种嵌入式观察如何继续?

4.嵌入式观察记录表中的观察内容具体写什么?是否与观察记录实况有点似?

5.如何深度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使记录有深度、有意义。

6.在教师每天的观察过程中,如何体现幼儿同种经验发展纵向的比较。

 

教师们认真思考,各抒己见,并将组员意见仔细梳理、总结归纳,由各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小班组张老师:

教师应该找出幼儿失去兴趣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与孩子沟通,询问幼儿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幼儿是鲜活的、不断变化成长的个体,尝试新活动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我们的脚步和内心是跟随幼儿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一定可以促进幼儿更全面的发展。

 

中班组章老师:

结合《评估指南》、《指南》和《纲要》等专业文件去分析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的基本近况,如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多元表现,分析更加客观。观察幼儿的语言及非语言行为并进行客观的描述。通过持续系统的观察追踪,记录幼儿的“数据”帮助进行有深度的分析。

 

大班组张老师:

从欣赏儿童观察视角出发,结合评估指南提出的相信每一个幼儿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从儿童能做什么的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反思,思考幼儿出现行为背后的原因,从多角度,多领域的进行深度分析,予以幼儿支持。

 

专业引领  启智增慧

“你看到孩子的经验增长了吗?”

“你看到了教师专业成长了吗?”

“你看到课程的线索思路了吗?”

神主任抛出的三连问,让在场的教师们重新审视观察的意义。

接着神主任和大家一起回归理论、明晰价值,理清了“观”和“察”的概念,对观察的意义进行专业的梳理:

1.持续性的观察能留给教师理解儿童思维与回应的时间

2.持续性的观察能留给幼儿在回应后行为发生改动的时间

3.持续性的观察能留留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复盘反思

神主任为大家推荐了与儿童观察相关的工具书,鼓励大家多读专业书籍,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观察研究。

最后神主任提出观察是让儿童从重复经历走向经验的螺旋生长的过程,希望各位教师在日后的观察中适时问一问自己:

1.是否把推测和思考从观察记录中分离出来呢?

2.是否把儿童的行为与他们可能的目标和理论联系起来?

3.是否与前面的游戏情节链接?

4.是否把自己的我问题当成规划课程的思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呢? 

本次教研活动是儿童观察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对话,是聚焦现象、分享智慧、凝聚共识的交流平台。有效解决了教师在儿童观察上的茫然现状以融合性的视角解读观察记录中出现的问题,建立高质量儿童观察评价与有效的支持与回应,坚定了在日常观察中看见儿童、在倾听中理解儿童,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的信心。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