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5 作者: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1-20 来源:本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为了不断提升教师和幼儿的科学素养,更好的促进幼儿园科学探究馆游戏有效开展,2023年11月7日,尧顺分园科学组的教师们以“探索科学,点亮童心”为主题开展了教研活动。
知识回顾 扎实理论
活动伊始,沈老师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和《3-6岁儿童学习与 发展指南》为依托,从各年龄段幼儿科学领域的目标、特点等方面切入,带领大家深入解读了《评估指南》对科学方面的启迪。
聚焦话题 共思共研
幼儿科学能力的发展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的过程,教师们围绕本次活动的内容并结合在科探馆中游戏的具体情况,就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问题一:科探馆中观察材料投放是否适宜?
问题二:如何支撑幼儿及游戏后续的发展?
陈老师就本班投放的树叶和树叶脉络图进行反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发现该材料对小班幼儿来说过于困难,后期将进行以下调整:1.增设给大树妈妈穿衣服的情境;2.在树干上绕了一圈一圈的胶带,让幼儿在地上捡各种各样的落叶贴在树干上,让幼儿在玩一玩中培养幼儿探究兴趣与探究能力。
封老师就班级投放的“松果气象员”材料进行分享。幼儿反映,在游戏过程中,操作的过程和结果难以实时记录。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师幼讨论后,决定将写数字日期改为用数点标记星期数,并在记录表下方留一部分由教师记录幼儿声音。
实地探究
深度思考在研讨的基础上,教师们带着问题进入科学探究馆,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探究馆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提供的适宜性。最后,沈老师就本次教研进行了总结:材料是幼儿科学学习的载体,是构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投放适宜的科学操作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进行深入探究,并感知和理解其中蕴藏的科学道理。科学在我们的一日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如何让有用的科学变得有趣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要从孩子们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和他们一起去研究,一起去探索,让他们感受科学的魅力的同时爱上科学。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教师们将继续以研究的目光审视自身工作,从而实现新突破、新跨越,在纲领性文件的引导下,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促进幼儿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