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园 发布时间: 2020-06-21 来源:本站
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是教育的最强有利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而我园生态课程的发生,正是为了激活了我园的课程体系,让课程真正的源于幼儿,发展幼儿。
课程源于生活,源于对幼儿的观察,及时捕捉幼儿兴趣,才能把握生态课程的研究方向,充分挖掘园本资源。于2020年6月17日,月桂园开展了园本生态课程研训活动。
本次研训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由各年级组长主持开展。活动旨在围绕生态课程进行案例分享,并研讨目前生态课程的收获及困惑,并根据研讨出的问题,集中智慧,提出调整策略。
小班组老师们在李芳主任的带领下,由杨灿老师结合案例《小蜗牛的家》分享生态课程渗透至区域中的建构区观察记录。并分享生态课程目前的开展情况,此次分享,让老师们明白:好的课程,一定是基于对幼儿的观察生成的,课程的开展,也要围绕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此,时时记、事事记,并总结提炼出研究的关键点。
章君伟老师运用表格和案例,为中班组老师们分析了如何科学地进行生态课程的观察,并且为老师们介绍了观察记录的方法。例如: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实况详录法、取样记录法等。为生态课程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启发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有目的的开展生态课程。
大班组老师则进行生态课程案例分享及研讨活动,由大一班的姜丽丽老师和大二班的陆锦老师各自分享了本班生态课程生成的缘起以及实施的步骤。大班年级组老师研讨这两则案例的启发、创新之处,以及可以完善的部分。最后,神组长针对这个案例分享,对老师进行发问:如何让生态课程的活动凸显年龄特点?如何将生态课程与幼小衔接相结合?并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梳理和启发,对接下来生态课程实施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课程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课程,相信通此次的研训活动老师们更加明确了园本生态课程研究的方向。以科学观察,捕捉幼儿兴趣;以生态课程,启迪幼儿智慧;以探究发现,助力幼儿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