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07 作者: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03-04 来源:本站
在生活中烧伤、烫伤是非常容易发生的事情,为了进一步让教师了解烧伤的测量、烧伤深度分级、吸入性损伤等基本知识,掌握烧伤发生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提高意外发生后的自行处理能力和平日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意外发生后,教师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紧急处理,2月22日中午组织全园教职工进行烧伤发生后应急处理培训。
活动开始时,保健老师向大家普及有关于烧伤的基础知识以及烧伤发生后如何紧急处理;平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等。如发生火焰,蒸气、高温液体、高温金属等烧伤时,应该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湿的衣服,特别是化纤衣服,以免着火或衣服上的热液继续作用,使创面加深。或立即用水将火浇灭、跳入附近水池。也可就地打滚压灭火焰。
通过本次培训教师们对烧伤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突发情况发生后能自行进行紧急救护,将伤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为维护师生身体健康提供一点帮助。
轻度烧伤创面紧急处理方法:
① 冲:将烧伤创面用自来水下淋洗,疼痛缓解为止。
② 脱:尽快脱去创面处的衣物或饰品。若衣物被黏住了,不可硬脱,可用剪刀小心剪开衣物,避免将创面皮肤表皮撕脱。
③ 泡:浸入冷水中(水温一般为15~20℃),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直到创面不再剧烈疼痛为止,多需要0.5~1小时(若发生颤抖,立即停止浸泡,避免感冒),需要注意的是,大面积烧伤者应慎用冷疗。
④ 盖: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盖住烧烫伤创面,如果皮肤有水泡,不要任意刺破。
⑤ 送:将患者送入医院继续进行治疗(在整个保护创面过程中,避免用有色药物,如碘酊、龙胆紫等)涂抹于创面,也避免用酱油、牙膏、蜂蜜、野鸭毛灰等涂于伤口,以免增加伤口处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