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美一实幼】科学预防 守护健康——记尧顺分园后勤培训

浏览数量:64     作者: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05-15      来源:本站

初夏季节温差较大,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为了切实做好幼儿园季节性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提高保育老师对幼儿疾病防控的意识,我园于5月7日中午13:30开展了常见传染疾病预防培训。

保健马老师首先围绕常见的传染疾病和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向全园教师着重介绍了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症状、防治措施,以及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卫生健康习惯的方法。接着带领老师们一起回顾日常活动中晨检、消毒、卫生等工作要求。

过程中,老师们对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初步诊断及预防方法进行了细致地学习。最后,马老师要求各班坚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让阳光射入室内,保持清新空气流通。

预防传染病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点,经过本次培训,进一步增强了老师们对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老师们将继续牢筑传染病防控的思想意识防线,将常态化防控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水痘

水痘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特征。水痘患儿的疱疹液、血液及口腔分泌物中有病毒存在,故与患儿接触或吸入患儿咳嗽、说话时喷出的飞沫后,都容易感染。潜伏期一般10-21天,平均14天,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不和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水痘患者近距离接触,防止空气飞沫传播。

3.要增加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玩具要经常消毒。

4.做到触摸物品和饭前便后,要用流水肥皂清洗双手。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岀疹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可经多种途径传染,病毒主要通过口腔进入肠道,传染媒介可以是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唾液、空气、脏手、毛巾、牙杯、玩具等。潜伏期2-7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幼儿患手足口病后,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进而出现咽痛、流口水、拒食,可发现咽部黏膜上有多发疱疹,手足远端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有的患儿肛门周围也会出现类似皮疹。

预防措施:

1.要勤洗手,做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换洗衣物,饭前便后都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2.定期给幼儿做检查,幼儿抵抗细菌的能力弱尽量减少外出,幼儿所在房间要做好消毒措施,经常通通风,多注意幼儿的饮食。

3.经常接触到的物品要及时消毒,预防疾病传染。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引起腹泻和呕吐。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极少的病毒量便可引起发病,其感染对象主要是学龄儿童和成人。诺如病毒抗体无长期保护作用,人体可反复感染。诺如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素。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两要两不要”:回家后、饭前、便后,要勤洗手,生熟餐具、刀具要分开;不喝生水,不生食水产品以及未煮熟的食物。

2.勤开窗通风,定期对餐具进行煮沸消毒,餐具要全部被水覆盖,时间15-20分钟;毛巾、被褥等清洗后置阳光下曝晒,曝晒时间不低于6小时。

3.患病期间应做好家庭消毒,腹泻或呕吐物应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食品用具可通过煮沸30分钟进行消毒。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