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园 发布时间: 2024-04-10 来源:本站
在这个春天,走进大自然
漫步在弥漫着花香的微风里,
将鲜花与植物,永远存在记忆之中,
让花朵和植物的美好永存。
这是什么花?
春日暖阳,空气中弥漫着花香的味道。早上晨锻时,孩子们被眼前满地的杏花花瓣吸引而停下脚步,凑在一起看地上的小花。
幼:哇,好多花呀。
幼:这是什么花
幼:是桃花吧
幼:不是的,是樱花
幼:是海棠花吗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
春天到了,幼儿园里的杏花开得正盛,美丽的杏花引发了幼儿的讨论,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启了探秘杏花之旅。
教师的思考: 《纲要》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杏花开了,引发幼儿的兴趣点,教师应追随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继续探秘杏花,发掘杏花活动的价值。
小小调查员出动啦
到底是什么花呢?怎么才能知道呢?
问问门卫爷爷,他是种植高手
问问绿化爷爷,他每周都来幼儿园剪树枝,应该知道
问问保健老师,我看到她种过花
问问老师,老师认识很多花
小小调查员们出动啦!他们分头行动,各自去调查,寻找答案。
孩子们通过询问都得到了一致的答案:这是美丽的杏花!
教师的思考:《指南》中指出要“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在探究这是什么花的过程中,幼儿争当小小调查员询问幼儿园里植物知识经验丰富的老师和爷爷,并且最后得到了统一的答案,充分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小小杏花秘密多
幼:杏花好小呀
幼:它是粉色的
幼:它的花瓣像一个小贝壳
幼:还是圆形的
幼:一、二、三、四、有五片花瓣
幼:花心里面有细细长长的线
幼:细细长长的线顶端有黄色的小点点
幼:花里面还有像五角星的叶子
幼:闻起来有一点点香香的味道
孩子们在对杏花一次次地观察探索中发现了杏花颜色、味道的不同及花瓣的结构,对杏花探索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教师的思考:《学前儿童科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指出“能对物体从上到下或从里到外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在探秘杏花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数一数、闻一闻、等多种感官了解杏花的外部特征。教师则引导幼儿先从杏花的外部进行观察然后进行内部观察,最后结合多感官一起观察,让幼儿感受到有序观察能帮助我们全面系统认识事物的重要性。
两棵不一样的杏花树
幼:我还看见小树林里还有花。
幼:那是樱花。
幼:不,那是杏花。
幼:不对,它们颜色不一样。
幼;小树林里的花是白色的。
师:那我们一起去小树林看一看。
孩子们来到小树林里,走进杏树,低头在地上寻找捡拾杏花。
幼:跟刚刚在攀爬架旁捡拾的杏花花瓣形状一样
幼:也是有点香香的
幼:是五个花瓣。
幼:它的树上挂了杏树的牌子
幼:它就是杏花
幼:为什么小树林的杏花和滑梯旁边的杏花不一样呢?
在寻找幼儿园里杏树的过程中,孩子们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和思考,这一次孩子们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和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绘画表征)
幼:可能品种不一样
幼:攀爬架边上的杏树太阳多,照的时间长
幼:因为没有施肥
幼:小树林里的树多,没有营养。
孩子们开始交流分享记录表(照片)
教师的思考:《指南》指出“要激发探究兴趣,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幼儿发现幼儿园杏花时提出“为什么小树林的杏花和攀爬架旁边的杏花不一样”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而是给予幼儿思考、讨论的机会,引导他们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记一记,做好支持和引导,启发幼儿自己寻找答案,体会通过自己动脑寻找答案的成就感。
叶子去哪儿了?
幼:老师,为什么杏树上只有花没有叶子?
师:小朋友猜猜问什么呢?
幼:冬天太冷把杏树的叶子冻掉了。
幼:杏树需要再长高一点才有叶子。
幼:杏花太多了,没有地方长叶子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有孩子提出请老师帮忙查找答案,最后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观看了科普视频,了解杏花树为什么没有叶子。
教师的思考:《保教评估指南》指出“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小组或者集体的形式讨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孩子们原有的生活经验是植物先长出叶子后开花,通过此次交流讨论和视频学习,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原来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特性,有的植物是先有叶后有花,也有很多植物是先开花,再长叶子。
杏花落地知多少?
幼:为什么地上会有这么多杏花瓣?
幼:因为它长得高,被风一吹就落了。
幼:茶花就长的矮,不会被风吹掉花瓣。
幼:因为杏树上没有树叶。
幼:杏树去年被锯短了,它现在很脆弱。
带着以上猜想,孩子们一起进行了杏花的秘密大调查。这一次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共同查阅信息并将结果记录在调查表中,第二天将调查表带到幼儿园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原来杏树落花落果率很大的树,有时一整风、一场春雨后,杏树上就只有光秃秃的树枝了。
教师的思考:《指南》指出中班幼儿“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在探究“杏花为什么会容易落下来”这个问题时,孩子们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信息,并将收集的信息记录在调查表上与同伴一起交流,最终解开了杏花容易落下来的答案,让孩子们有充分自主探究的寻找答案的机会。
怎么留住杏花?
杏树下的地面铺满一层花瓣地毯,看到满地的杏花孩子们露出惋惜的表情。于是孩子们提出想要把杏花收集起来留住杏花。
幼:杏花落在地上好可惜呀。
幼:那我们把它捡起来吧。
幼:我也和你们一起捡。
手捡杏花照片
还可以怎么捡?
孩子们们在捡的过程中发现这样收集杏花太慢了,而且手捡杏花也很累。
师: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收集杏花吗?
幼: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袋子
幼:还可以用框子、布、桶......
寻找工具
我的柜子里有袋子
我在小木屋找到框子
我在小菜地找到框子
我在班级找到水桶
我找到了一块布
收集杏花(照片)
幼:老师,我能借你的手机吗?
师:为什么呢?
幼:我用相机拍个照
幼:我想与杏花和影,留住这美好的时刻。
让我们来看看孩子们眼中的杏花树吧!
教师的思考:在收集杏花过程中,孩子们寻找到不同的工具手机杏花,还看到老师用手机拍摄幼儿收集杏花的照片,提出想借用手机记录美好时光,《评估指南》指出:“要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和同伴,支持幼儿参与一日生活中与自己有关的决策。”教师支持孩子们留住杏花的想法,鼓励他们寻找不同的工具解决问题,并在活动中进行支持、引导,充分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主性,满足幼儿的愿望和想法,让幼儿体验活动的快乐。
杏花可以干什么?
幼儿:把收集的花瓣晒上做成花茶
幼儿:把花瓣做成花蜜
幼儿:还可以放书里夹着做成书签
幼儿:我们之前做过香皂,可以做香皂
孩子们将收集的花瓣带回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留住美丽的杏花。
教师的思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教师要“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杏花可以做什么?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所以也就有了不同的想法,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满足了每个幼儿合理的需求,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留住美丽的杏花,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妙手生花
一场春雨后,幼儿园园里的杏花都飘落了,杏树上嫩绿的树也纷纷探出头来。
幼:已经没有杏花了。
幼:它开始长叶子了。
幼:也许等夏天就会结出好吃的杏子啦。
幼:我还想看看杏花。
师:我们自己创作漂亮的杏花吧。
手工杏花
压一压花瓣,搓一搓花蕊,孩子共同用黏土做成的五颜六色的杏花,漂亮极了!
绘画杏花
我画的杏花漂亮吗
大自然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是观察感知事物的最好途径。正如《指南》中所说,“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杏花给予了孩子们在这个春天里最浪漫的感受,激发了孩子们智慧启蒙发展的空间,升华了孩子们最真实、有意义的教育。本次项目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孩子们的探索还在继续。
春有约花不误
人间三月到
共贺百花生
把春天的花草封存起来
把春天的味道颜色珍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