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园 发布时间: 2021-12-04 来源:本站
小芽早已蠢蠢欲动,植物仙兵手舞足蹈,小小的一方自然博物角,蕴藏无限的生机,幼儿园中的自然角与自然博物角相融合,是幼儿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小小窗口,更是探索、观察、实践的有利场所。继上次的自然博物角后期汇报后,各班级针对本班级的自然博物角都进行了调整。2021年12月2日,区一实幼月桂园组织开展自然博物角案例分享活动。
本次活动以中班组汇报的形式展开,教师将幼儿平时参与自然博物角环境创设、材料的选择、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性的照片以PPT的形式记录,并细致进行讲解和介绍。
中一班刘雯老师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带着神秘的放大镜开启了彩蝶自然博物角的探究与学习,环境以悬挂、粘贴的方式让幼儿对蝴蝶的生长变化及花纹特征进行了解,谈话中发现幼儿对蝶蛹孵化过程十分感兴趣,于是,老师跟随幼儿进行蝶蛹孵化过程的探究,到最后放飞蝴蝶的美丽过程。追随幼儿的脚步也生发出各种探究活动与班级区域相联动,如:阅读区—阅读有关蝴蝶的秘密;美工区—运用多种表现形式来绘画多彩的蝴蝶;益智区—蝴蝶匹配;多种探究活动让幼儿对于蝴蝶的认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中二班竺之梅老师对于石趣博物角所观察和记录到的故事进行了分享,幼儿在认知区里进行探究,对于石头的种类及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操作区尝试石趣敲一敲原来石头也会发出“声音”呢!还有石头脚底按摩、石头拼画,多种有趣的小活动,让石趣博物角充满了趣味性,幼儿们在里面玩的不亦乐乎。
中三班邵荔荔老师对于我们的“菇”事进行了分享,源于幼儿种植经验,蘑菇自然博物角分为认知区、欣赏区、探索区,幼儿通过摸一摸、扫一扫的方式直观了解各种菌类,想法独特新颖。还将空间有效延伸、区域之间相互联动,如:美工区—蘑菇畅想园;建构区—蘑菇屋;益智区—蘑菇棋;生活区—凉拌平菇、蘑菇香料包;教师跟随幼儿一起探索着蘑菇的奇特与奥秘。
中四班陆锦老师对萝卜二三事也在进行着有趣地分享,源于幼儿的兴趣,萝卜自然博物角分为:认知区、种植区、操作区、观影区,幼儿通过种一种、腌一腌、串一串、晒一晒萝卜等多种方式对萝卜的特征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后期将对根茎类果实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随后,分别以科学组、小班组、中班组、大班组研讨的形式就如何让自然博物角与其他区域进行联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互动研讨交流,热烈的研讨过后,老师们集中分享年级组研讨的智慧结晶。
紧接着,陈主任指出在自然博物角的环境创设中,应以幼儿为主体,关注幼儿的发展,遵循儿童性、可见性、安全性,以及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性的原则,并与区域联动,用幼儿喜爱的表征方式来进行区域化活动,增强区域之间的融合,利用自然博物角,充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动手操作探究的能力。
最后,陈主任和神主任为自然博物角获奖班级颁发奖状,本次自然博物角评比,既是一次欣赏的过程,又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全体教师在交流中成长,学习中提高,给予教师更多的创意和启发,俯身站在幼儿视角,基于幼儿、立足幼儿,让幼儿从最美角落中发现美好、走进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