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12 作者: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04-07 来源:本站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加深幼儿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了解,激发幼儿感恩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2022年3月31日至4月5日,尧顺园结合“美的启蒙”教育理念和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开展“清明‘云’上祭英烈,美德传承润童心”为主题的线上清明节系列活动。
走进清明习俗,习得传统文化
踏着暖暖的春风,四月款款而至。受当下疫情影响,孩子们不能如期入园。教师们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居家生活指导,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学习、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传统习俗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承经典文学,感受诗词魅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杜牧用诗描绘出清明节的情景。诗是有声画,孩子们通过吟诵清明节经典诗篇,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感受浓厚的诗词文化底蕴。
聆听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记忆
清明节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是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下时代特色,孩子们通过观看抗击疫情一线牺牲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致敬疫情狙击战中的“逆行英雄”,增强幼儿对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中国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制作寒食青团,体验清明食俗
清明时节艾草青,炊烟袅袅青团兴。人们把春天里第一次吃青团叫做“尝春”。居家的孩子们和家人便动手制作美味可口的青团,一起“尝春”呢!
画柳戴柳插柳,尽享趣味盎然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是清明节习俗之一。孩子们基于对春日绿柳的观察,画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垂柳,处处透露着春天的美好气息。
纸鸢逐梦蓝天,放飞快乐心情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是清明节传统习俗之一。由于疫情防控,居家的孩子们虽不能外出放风筝,但他们用巧手设计出属于自己的那一只风筝。
趣玩手指游戏,悦动指尖智慧
“柳叶绿,桃花红,过了寒食是清明……”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节日,也是踏春游玩的节日,也是与吃密切相关的节日,它有着许多的习俗。孩子们通过学习与清明相关的手指游戏,领略中国人的智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雄碑耸立,溪水长流。通过开展线上清明节系列活动,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懂得现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相信他们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会变得更加坚定、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