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美一实幼】“科”研有道,“学”无止境 ——月桂园承办区科学教研组活动

浏览数量: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园     发布时间: 2023-02-25      来源:本站

“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皮亚杰

科学活动是幼儿探索世界,提升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教师在科学领域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科学素养,激发教师对科学区的深度思考,在栖霞区科学教研组组长王婷园长的带领下,栖霞区科学教研组于 2023年2月24日,区一实幼月桂园园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活动前期,夏方老师、王婷园长和陆雄伟主任来到我们园对吴栋和邹嘉诚两位老师的科学活动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从活动准备、活动流程、活动环节设计的层次性、幼儿探索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24日上午,在月桂园王梦云老师的主持中,本次教研活动正式开始。

摸不着,看不见的空气可以怎么找到它呢?邹嘉诚老师以孩子们最喜欢的气球为切入点,通过问题导入、实验探究、经验交流这一循序渐进的活动环节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拓展了幼儿生活经验与科学视野的同时,也让幼儿感知到发现的快乐和求真的满足。

装了水的瓶子居然会变成哈哈镜?活动中吴栋老师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利用生活的小物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并将其运用于新的活动中,激发了幼儿探索科学的愿望。

科学区是培养幼儿探究意识的重要场所如何去打破之前对科学探究区的传统定义,从中发现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让科学区真正激活幼儿的探究兴趣观摩完两节精彩的集体活动后,月桂园的老师们围绕《幼儿园科学探究区如何布置》展开了沙龙研讨。

“前期如何创设科学区的?”“创设的依据是什么?”“在创设中存在着哪些困惑?”老师们从三个问题出发,紧密围绕教师的实践过程与反思去碰撞,从问题到探索,从探索到方法,从方法到策略,层层拨茧,帮助教师梳理出科学区如何科学有效地设置思路

杨薇老师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科学区设置了互动墙,萌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好奇心。

中班的高璐老师分享了他们班根据主题线索进行设置的科学区,通过伸出一系列的探索活动,让幼儿在科学区中强化对主题活动的印象。

刘雯老师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在科学区提供了丰富、操作性强的材料,并设置了外延的科学区,满足大班幼儿的探究需求。

陈琛主任、神艳茹主任和两位年级组长也结合理论,从各年级组幼儿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的对不同年龄段的科学区创设进行了研讨分享。

思维碰撞的火花点亮了现场的老师们,大家也纷纷参与到研讨之中,现场进行互动,交流困惑,分享感悟。

陆雄伟主任指出,在创设科学区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幼儿发展特点及实际需求为主,发现和整合身边的资源,不断探寻科学资源库建设的有效路径。

沙龙结束后两位教师对本次科学活动进行说课。

随后,科学组的老师们分为三组,围绕科学活动中游戏材料投放有效性展开了研讨,集思广益对思考与困惑进行分享。

最后,王婷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为教师们解答了科学区支架该如何设置的困惑,以及科学区材料投放要点和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介入与指导,对科学区的创设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儿童的科学是“迷人的科学”,是诗意和想象的解释,是游戏的探究,更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本次活动,既是一次学习与提升之旅,也是一次研讨与交流之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发现孩子的科学学习,丰富科学环境,支持孩子建构自己的科学认知,点亮孩子们心中那盏关于科学的灯,让灯光照亮探究的道路。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