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园 发布时间: 2023-09-30 来源:本站
树以青槐,亘以绿水。
当栖霞古刹的晨钟暮鼓响起,
当紫金山中的漫天枫叶飘零,
当玄武湖畔的夕阳染浸湖底,
当朝天宫阙的琉璃飞舞金蝶。
南京便成了金陵。
“我知道南京,我们的幼儿园就在南京。”
“我们的家也在南京。”
“我妈妈说南京也叫金陵,是金子做的么?”
“那是古时候的称呼,就是很久很久以前,还没有我们的时候。”
“那是什么时候?”
在尧辰园大班组小美芽们的眼里,南京是城市,是家,但当它是金陵,它便成了悠悠的历史洪流中的一道闸口,成了缀满千万灿烂文化瑰宝的一块画布,成了记录红色革命征程的一段书简。
知金陵
九月伊始,大班的哥哥姐姐们围绕着中国人文、历史、建筑等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惊叹于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和悠久历史的同时,大家对我们脚下这座曾被称为金陵的南京城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为什么它现在叫南京,不叫金陵了?”
“一朝金陵城,千古帝王家,这里到底有哪些故事呢?”
“我们喜欢的那些捏面人、剪纸、吹糖画是从很久之前一直都在么?”
“现在我们还会被欺负么?”
... ...
围绕着这些问题,大班年级组分成了四支小队展开了初期的探索,无数的疑惑汇聚成小小的调查表,带着疑惑和好奇,孩子们出发了。
探金陵
利用周末的时间,大班的老师、小朋友和家长们走进金陵城,开展了家园社协同党建项目化活动之逛逛金陵城,听听金陵事活动。
在南京渡江战役纪念馆,孩子们一起探访伟大的渡江精神,重温红色记忆,延续红色基因。
穿过江宁织造署的牌楼,便是南京云锦博物馆,一只只小手沿着一块块锦缎,揭开尘封的历史,找寻金陵城的秘密。
南京非遗馆中,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了刻经、绒花、剪纸、灯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脑海中复原出十里秦淮的千罗万象。
步入南京国防园,观看国防武器的孩子们,一声声惊叹就没有停下过,了解国防知识和历史的同时,孩子们充满了对解放军叔叔们的敬佩和对强大祖国的敬畏。
画金陵
回到幼儿园,大家兴奋和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一张张完成的调查表是孩子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更是他们脑中想到的、心里感受到的。围绕着自己的调查,孩子们讨论、整理出自己最关注的内容,一一把它们绘画出来。
“京电号”先后运送了1400多名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度过长江。
——滚滚
妆花织物是南京云锦艺人发明的一种特别厉害的织造技法,特别好看。
——小米
南京每年四月半后,就有上好的雨水毛尖茶了。
——小雨
东风16改常规弹道导弹是一种单级固体弹道导弹。
——哲哲
说金陵
什么是金陵?这里有什么?这里曾发生过什么?
大班的孩子们这一次不再是问题的提出者,他们成了为彼此解惑的分享者。孩子们手持着自制的儿童海报娓娓道来,用稚嫩的嗓音讲述着历史长河里留下痕迹。
“渡江战役胜利即南京解放,宣告着金陵城的湮灭,标志着中国人民迎来了民族独立... ...”
“大家好,今天我要来和大家分享南京云锦,首先,我们来说说它的材料... ...”
“南京的非物质遗产项目众多,南京的白局、绒花、秦淮花灯都是闻名全国的... ...”
“一进国防园的大门,就能看到左侧草坪上伫立的歼5型歼击机,它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 ...”
你要说金陵,你就不能只说金陵。
你要说散落在十里秦淮里的璀璨明珠。
你要说江宁织造署里的“锦中之冠”。
你要说渡江战役中那屹立不倒的红旗。
你要说驻守在国防园里的民族之光。
你要说过去,你要说现在,你更要说未来... ...
尧辰园的小美芽们通过了解、探索、接触、分享,真正认识了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也油然而生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少年执炬逆风行,策策囊中剑自鸣。”今天,我们以祖国为傲,未来我们这小小的嫩芽也将长成参天大树,撑起祖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