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园 发布时间: 2023-10-31 来源:本站
暑往秋至,丹桂飘香,新程开启,教研先行。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亲社会行为,提升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支持性策略,10月27日中午,区一实幼集团社会教研组的老师们相约来到了尧辰分园,聚焦互动式游戏环境,共研亲社会行为发展。
计划交流启新程
心有所信,方能远航;心有所向,方有力量。活动伊始,组长张倩主任向各位组员们分享了本学期的教研计划,帮助教师明晰研究方向。本学期的社会教研组将聚焦亲社会行为这一核心经验,挖掘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从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两个维度入手,以科学适宜的策略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每次活动都将通过观摩教育现场→发现真实问题→研讨解决策略→实践解决问题四步走的方式进行沉浸式教研,锤炼教师“观察-提炼-反思-实践”的能力。
核心经验再学习
随后,张主任就亲社会行为这一核心经验进行了讲座分享,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六大分类:合作行为、分享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同情心、社会公德行为,并从亲社会行为的涵义、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途径两个板块带领老师们对核心经验进行再学习、再领悟、再深化。
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途径:
1.现场教育
·现场教育的目的性应明确且适宜
·现场教育应具有针对性,不是泛泛而谈。
·教师实施现场教育后一定要进行反思。
2.创设环境
·应注重在集体中营造有利于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心理氛围。
·引导和帮助家长在家庭中也为幼儿营造有利于其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良好氛围。
3.设计活动
·对亲社会行为的价值进行讨论。
·通过故事或绘本传递理念。
·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游戏体验亲社会行为的价值。
环境观摩赋新能
讲座过后,社会组成员们一起观摩了中二班的创造性游戏“大牌档”的游戏环境。在观摩中,老师们认真聆听胡珂嘉老师讲述班级游戏的生发过程以及在游戏创建中如何与幼儿、家长、教师进行多元互动,共创互动式的游戏环境。随后,胡老师也通过微视频向老师们展示了游戏环境的创设过程、开业典礼和幕后花絮,通过视频让老师们切实感受到了游戏生发中孩子们的经验增长与社会性发展。
聚焦问题真研讨
观摩结束后,社会组成员们根据问题“你所在班级的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如何?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进行了分组研讨,教师们对研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与交流,整个会场呈现出浓厚的研讨氛围。探讨后各组选出一名代表与大家分享研讨结果,在思维的碰撞中促进共同成长。
第一组的代表老师表示:结合目前班级内幼儿的现状,发现小班幼儿的共情能力比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玩教具等为幼儿创设情境进行引导;而中大班的幼儿在社会公德方面有所欠缺,教师可为幼儿创设较宽松的心理环境帮助幼儿得到改进。
第二组的代表老师表示:小班的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得比较薄弱,最多会出现一些简单的安慰和助人行为,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产生共鸣和同理心,针对以上问题可以进行大带小活动、通过榜样学习、娃娃家等情境类游戏,来帮助孩子更好发展亲社会行为。
第三组的代表老师表示:小班幼儿在游戏时多会出现争抢现象,教师可以多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多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中班幼儿在合作游戏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慢慢渗透,引导幼儿学习如何与同伴合作,在教育教学中也可以开展合作性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更好的合作。
助力幼儿促发展
活动最后,张主任将老师们的研讨结果进行总结,也指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表现,同年龄段的幼儿也会存存在个体差异性,后期仍需要老师们通过观察发现本班幼儿亲社会行为中的问题,聚焦问题寻找方法,促进幼儿整体发展。随后,张主任也分享了一份问卷,帮助老师们在游戏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幼儿,了解班级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情况。
学习如春笋之苗,
不见其长却日有所增。
本次教研活动让教师对亲社会行为这一社会领域核心经验的教育价值和发展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是最好的导师,也是检验教研是否具有实效的标准,后期我们还将在持续性、延续性的教研中解决问题、梳理策略,让实践促真知,让教研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