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园 发布时间: 2025-01-17 来源:本站
在木工区,圆木片一直是孩子们的“心头好”。
这天,木工区里热闹非凡,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摆弄着各种工具和材料。
突然,一阵小小的喧闹声传来。
原来是硕硕和小宇为了圆木片争了起来。
硕硕着急地说:我还得用圆木片粘我的火车轨道呢
小宇:可是我要用圆木片做小桌子呀,我的小桌子还没做好呢!
其他孩子纷纷围过来,
有的说:我也想用圆木片做个小轮子
有的说:我还想做个圆形的小相框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觉得圆木片不够用了。
思考:不够用了怎么办?
看到孩子们的争执,
韩老师走过来组织大家一起讨论。
“小朋友们,大家都很想用圆木片,那你们觉得什么情况下必须要用圆木片呢?”
齐齐抢着说:“老师,我觉得做圆形的东西就一定要用圆木片,像我上次做的小陀螺,没有圆木片就转不起来啦!”
柚宝接着说:“还有搭城堡的时候,圆木片可以当城堡的塔楼,这样城堡才像真的一样。”
“那如果没有圆木片,我们能不能用其他东西代替呢?”
孩子们陷入了思考。
过了一会儿,
小宇:“可以用卡纸剪成圆形,但是卡纸太软了,一压就扁了。”
大韫:“塑料瓶盖也有点像圆木片,可是太小了,不好用。”
老师引导孩子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圆木片不够的问题。
“要给着急的小朋友先用。”
“什么样的是着急的呢?”
“就是她如果缺了这个圆木片,她的东西就做不成了,这样的就是着急的。”
“这样好像可以,就像我们去小便一样,来不及的人可以先去。”
“好吧,那我们就这样吧,着急的人先用,我们再用。”
“那如果还是不够怎么办?”
“有的东西如果能用其他形状的就用其他的,这样不是省圆木片了吗?”
“而且有的小朋友在圆木片上画画,画的不好了他就换了一个,很浪费。”
“对,她可以在反面再画一次。”
再孩子们的商讨下,得到了几个好办法:
1. 不能随意浪费
2. 很着急,必须要用的人先用,其他人等一等。
3. 可以在小区里和公园里捡一些带到班级。
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教育理论的主体是“生活即教育”,这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诠释。——陶行知
思考:圆木片只能是圆的吗?
“老师,我想做一个风车,但是我不知道用什么来做”
区域游戏的时候,团子皱着眉头跟我说。
旁边的荨荨说:“你就拿那块碎的木头做啊。”说完,用手指了指筐子里的一块碎木片。
”那一点也不像风车。”
“那你说风车是什么样的?”
“我见过的风车像是一个风扇一样,其实也有点像半圆。”
“那如果你有了半圆形,是不是就可以制作风车了?”
“是的,可是现在没有。”
荨荨对他说:你把圆木片掰开不就行了吗
“这个我怎么可能掰开啊,对了,我可以用锯子锯开!”
“那我们试一试!”
“吱呀吱呀”“咔哧咔哧”的声音不断地从木工坊里传来
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停了下来。
“老师,这个怎么不是半圆形啊。”
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锯歪了:你想一想怎么能让这个地方变直呢?说着,我指着锯条划过的地方。
“哦,我知道了,我们可以画一条线,锯在线上就不会斜了。”
成功锯开后,这个好办法也被更多的小朋友借鉴。
孩子们举出来自己想要的形状:半圆、四分之一圆等。
回到班级后孩子们用这些切割后的木片进行创作。
小宇把几个半圆形的木片拼成了一朵花,他高兴地对阿宝说:“你看,这是我做的花,漂亮吗?我还可以用小木块当花蕊呢!”
小萱把多个圆木片用胶水粘贴在一起,围成一个圆柱体,她兴奋地对旁边的小朋友说:“看,我做了一个小笔筒,可以放我的彩色铅笔啦!”
小晨把圆木片一片片叠起来,中间用小木棍支撑,制作了树屋。
然然利用打孔机给圆木片打孔后,制作了小闹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在探索木片的过程中,孩子们充满了好奇。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尊重孩子们的好奇心并创造适宜的条件支持孩子们进行探索。
圆木片在哪里
周一早上回到幼儿园,齐齐对宸宸说:我昨天跟我妈妈去金桥市场了,妈妈买了很多东西,还买了一个杯垫。
“什么是杯垫?”
“就是喝水的时候,如果你的被子很烫的话就要放一个杯垫,不然的话会把桌子烫坏的。
“哦,我知道那个,我们家也有,不过是放菜的。”
“你知道吗,我妈妈买的那个是圆木片的杯垫。“
“圆木片还可以做杯垫吗?”宸宸问完立马来向我说了这件事,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圆木片怎么能做杯垫呢?
圆木片可不可以做杯垫呢?它还可以做什么呢?到生活中寻找答案吧!
(幼儿调查表+幼儿介绍)
孩子们自主寻找圆木片的过程中,他们积极讨论他们见过的圆木片制作品,发现了很多生活中的圆木片制作的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指南》中指出: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基于此,在孩子们此次探索圆木片的活动中,作为教师,一方面,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如不同材质的圆木片、胶水、颜料等,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用圆木片进行手工创作,亲身体验圆木片的多种用途;另一方面,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发现的圆木片制品进行深入探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经验,提升认知能力。同时组织小组讨论分享会,让孩子们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想法,在交流碰撞中激发更多的思考与创意。
圆木片奖牌
一天下午幼儿离园后,园内组织教师进行了学期的总结大会,并且进行了公众号的推送。
第二天早上,“老师,你们昨天干嘛去了啊?”
“对啊,我在妈妈手机上看到你们是去开会的吗?”
”我们是开会的哦,开总结大会。”
“什么是总结大会啊?”
“嗯,就是把我们这一个学期的工作回顾一下,想想哪里做的好,还有哪里需要再加油哦,而且园长妈妈还给表现好的老师发了奖状哦!”
“真的吗?我也想要奖状。”
“我也想开一个总结大会”
“我也想”
这时越来越多的孩子围了过来,大家一起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是啊,为什么孩子们不能拥有一场属于自己的总结大会呢?于是,我们要开一场总结表彰的大会的计划就正式成立!
那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呢?
“我知道,要准备奖状。”
“还要准备话筒”
“还要排那种一排一排的椅子。”
“我想要奖牌,挂在脖子上的那种。”
“奖牌?要让老师买吗?”
“我们可以自己做啊,不是有很多的圆木片吗?”
“对啊,我们自己做一个,不是省钱吗?”
孩子们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大家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奖牌。
“既然我们要开表彰大会,除了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你们还想得到谁的表扬呢?”
“园长妈妈!”
还有呢?
“还有我的爸爸妈妈”
那怎么样能够让他们对我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呢?
“老师你可以给我们拍照,给他们看,回家就会表扬我们了”
“让他们也来参加这个活动。”
“不行,人太多了,我们班级坐不下那么多人的。“
师:那我们可不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这个奖牌呢?
“可以,可以”
“我也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做。”
在孩子们的商讨下,决定在幼儿园把圆木片钻好孔后带回家跟家长一起制作奖牌。
在总结大会上,老师给每个孩子颁发了这个和家长亲手制作的奖牌,孩子们拿着奖牌,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通过这次亲子奖牌的制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这一刻,圆木片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在这一刻,它不仅仅是一块圆木片,而是承载着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满满的鼓励和认可,这一刻让它变得更有意义!
圆木片不仅是孩子们进行手工创作的材料,更是激发孩子们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媒介。
通过木工区游戏中的小插曲,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协商和解决问题;在对圆木片的探索和创作过程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而延伸到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寻找生活中的圆木片和制作亲子奖牌等,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也促进了家园合作,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小小的圆木片,蕴含着大大的教育价值,它见证了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快乐成长和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