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园 发布时间: 2025-04-02 来源:本站
自然之窗:幼儿园里的春日探索
春光明媚,
万物萌发
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它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也为幼儿园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自然角,作为幼儿园里的一方小天地,正是孩子们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最佳窗口。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了解动物的习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小班:趣味自然,萌趣成长
小班的自然角充满了童趣与温馨。
小班自然角以“小手护春芽”为主题,聚焦幼儿的感官体验与情感启蒙。
小一班的生姜种植区宛如“迷你山峰”,孩子们每天用童真的语言比一比“哪座山长得最快”。一旁的“双层龟屋”更是吸引眼球,小梯子、小水池的设计让孩子们直观观察乌龟的生活习性。
小二班以胡萝卜、番茄为切入点,结合绘画记录花草名称,创设趣味打卡区。孩子们在浇水、松土中学习照顾植物,用稚嫩的手触摸泥土,用好奇的眼睛捕捉嫩芽破土的瞬间。
小三班开启“好事花生”种植计划,亲子合作完成水培与土培实验,透明器皿上画满对花生发芽的期待,直观感受种子萌发的神奇。
小四班的《“薯”与我们》水培红薯角,孩子们每天记录芽苗生长,观察小乌龟、小金鱼的活力身影,在呵护生命的过程中萌发责任感。
中班:探索自然,收获成长
中班自然角以“问题驱动”为核心,引导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科学规律。
中一班以大蒜为媒介,从种植到养护,孩子们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光照、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用测量工具记录蒜苗的“身高日记”。
中二班的植物“身份证”与养护小贴士,帮助幼儿系统学习动植物知识,通过每日观察任务培养细致与耐心。
中三班的“倒置养鱼神器”创意十足:矿泉水瓶倒置养鱼,换水时水流自动浇灌植物,孩子们在“水循环”实验中领悟资源利用的智慧;胡萝卜种植区则结合营养知识,观察绿叶生长的同时懂得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中四班以“西瓜成长记”为线索,从投票选种到讨论播种方法,孩子们化身“小瓜农”,用问题墙记录疑惑:“黑籽种土里就能长西瓜吗?”在持续观察中验证猜想,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大班:凸显自然,自主成长
大一班的鲜花店“花点时间”开业啦,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插花、包花束、晒干花、做香水等,还尝试了3种方法种植玉米,自然角里的许愿池更是承载着孩子们的美好心愿。
大二班的自然角有一处美丽的小花园,红掌、幸福树、蕙兰等植物生机勃勃,还有活泼的小鹦鹉moco和小可,为自然角增添了许多生机。
大三班的自然角融合了观赏区、种植区、饲养区、认知区和实验区等多个区域。在观赏区,繁花似锦,蝴蝶翩翩起舞;种植区里,孩子们分组种植绿豆、红豆和菠萝蜜,还和老师比赛种豌豆;饲养区有小鱼和乌龟;认知区摆放着各种植物种子;实验区的奇亚籽和“会跳舞的豆豆”实验,激发着孩子们的探索欲。
大四班的种植活动由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完成,孩子们还制定了小组呵护植物周记表。他们对山药豆产生了好奇,经过辩论和学习,了解到山药豆不是山药的种子,而是小珠芽,还进行了三组山药豆的发芽实验,期待着收获惊喜。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然角的教育价值,倪主任组织老师们进行了自然角观摩内容分享与培训。
倪主任在总结中强调,自然角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倪主任提出教师在进行自然角创设时要注意和建议:
基于植物特性与四季特点选位,依据植物类型、依据幼儿的年龄分区种植列别
区域的设置与功能要合理,科学的创建实验区
温馨打造饲养区同时饲养区小动物食物放置要适宜
4.设计植物明信片有助于幼儿认识、自然角的活动需要有持续性
希望老师们能够继续发挥创意,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不断优化自然角的环境创设和活动设计,让自然角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同时,也要加强家园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自然角的建设中来,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然学习环境。
自然角为孩子们打开了自然界的一扇窗,它能给孩子带来观察、照料动植物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探索求知欲望,使幼儿的学习生活充满趣味、更加丰富。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自然角落,孩子们更加有爱心和责任心,更加敬畏生命,更加阳光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