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园 发布时间: 2021-11-22 来源:本站
儿童的自然博物是一种“前博物”,关键在于“博物意识”,即“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的意识。”
——虞永平
自然博物角是指以自然界的事物为载体,以幼儿为活动主体。根据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季节特征、主题活动需要等生发活动主题,鼓励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材料的选择、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以达到提升幼儿探究能力,促进幼儿经验生长,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活动场域。继上次的自然博物角中期汇报后,各班级针对汇报中所提出的设想结合别的班级分享中的可取之处对本班自然博物角再次进行调整。2021年11月18日,区一实幼月桂园组织开展第二次博物角评比活动。
老师们和小小讲解员们一一介绍了本班博物角的创设思路、环境布局、教育价值。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以班级课程为核心,发动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参与创设和布置。
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孩子们的脚步,通过镜头共同走进这一隅小角,感受自然之趣吧。
气味,泥土,沙子,树叶……儿童生来就具有亲近自然的本能,小班组将自然博物角建立在孩子们“亲自然”的特性基础之上,围绕着幼儿身边的、日常的自然物展开创设,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
中班组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引导幼儿借助不同的感官,从不同维度和视角进行观察探索:破茧成蝶,会唱歌的石头,孢子的的奇妙之旅,泥土里的秘密……在创设自然博物角的过程中,中班组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充分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在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中,感受发现的乐趣。
人食五谷,粮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同时我们的生活中不起眼的一朵花一株草都有可能蕴含着药用价值。大班组的老师们通过中草药博物馆和五谷磨房,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孩子们借助图表梳理获得的自然经验,帮助他们学会将获得的零散经验变得有条理和逻辑,并能在生活中够灵活调用。
儿童的自然博物教育绝非知识教育。自然充满智慧,与自然相处需要智慧。此次自然博物角评比活动,既是一次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展现幼儿和教师智慧与创意的过程,不仅拓宽了教师对自然博物角创设的经验,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师对于自然博物角设计与实施的认知。
儿童的自然博物是融于日常生活之中,融于日常的自然体验和探索活动之中的。自然博物的达成并非一日可就,需要不断的日积月累,厚积才能薄发。我们将继续站在幼儿的视角,让自然博物角真正成为幼儿走进自然、观察探究、科学学习的空间,期待这一隅小角在孩子们的自主管理中,生发故事、展开探索、遇见美好。
博物角是了解自然世界的一个窗口
无论教师与孩子
都需要这样自然博物意识的滋养
在畅美的空间中
走进自然,解读自然,感受自然
让我们一起共赴这自然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