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美一实幼】慢时光 静思考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学习沙龙

浏览数量: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园     发布时间: 2022-04-19      来源:本站

为深入理解并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明确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促进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一线教师对《评估指南》的认识和理解,消除大家工作中的疑惑,4月17日,业务主任王姗姗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线上教研活动,老师们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讨。

封面.png

教师们基于对《评估指南》的学习,围绕《评估指南》中的5个重点内容、15个关键指标48个考查要点,发表了自己学习《评估指南》后的所思所想,并且提出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之处,而后教师们进行了问题研讨。

杨老师分享.png

林倩文老师:《评估指南》指出:“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不急于介入或干扰幼儿的活动。”作为老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通过观察才能深入了解孩子,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获得许多真实具体的信息,发现更多有价值的行为。

杨娟老师:畅读全文,“师幼互动”这个关键指标对我的触动较深,师幼互动里面一共关注了7个指标,分别是积极情感、支持自主、观察自主、表达记录、随机教育、回应支持和尊重差异,特别是《评估指南》将师幼互动作为儿童早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指标,表明了《评估指南》抓住了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脉,重视关系的意义,让儿童、教师、家庭的关系聚拢与共生,强调育人共同体的建立,将教育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未来!

胡欣楠老师:在《评估指南》中,我深入学习到作为教师,应该如何从各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认知。如在活动的组织方面,我们往往比较重视集体活动的形式,认为这才是孩子的“学本领”时间。但在《评估指南》中就明确指出,幼儿小组、集体、个别化的学习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都可以拓展幼儿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的经验。

刘浩然老师:《评估指南》中活动组织第二点与我们年级组现在研究的项目化学习的课题不谋而合,就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整体性,注重各领域的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我也发现对于我们的现状而言,小组活动和小组讨论还需要增加,目前的小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比较多,小组讨论在团讨中比较多,而其他形式相对较少,因此,在后续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很多活动可以像木工创意活动一样分小组进行,这样不仅能关注到个别差异,进行个别指导,还能不断发展幼儿与同伴的交往意识、分工合作的能力。

葛园长指出了《评估指南》相较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内容上有了更全面的细化和提升,关注到的点越来越多,并且《评估指南》对未来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愿景。教师们要做到坚持儿童立场、基于儿童视角、支持儿童发展。更要关注一日生活,抓住教育契机,走近儿童,从而追随儿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自省、生长、突破,为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奉献自己的价值。

葛园总结.png

活动的最后,王主任表示:本次活动是教师们自评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一个双向过程。在贯彻落实《评估指南》时,教师要成为课程中的反思性实践者。聚焦班级观察,了解保教过程,可以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教育质量。同时王主任希望教师们能够将《评估指南》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尽力提高幼儿保教质量。

1efa4e9f0c39d6a1b6fc2a901414a70.png

作为一线教师,班级就是提升我们保教质量的主阵地,如何以儿童为本、尊重规律、面向全体,都需要我们注重常态观察,关注过程。相信教师们通过本次学习能立足实践、加强反思、笃行不怠,将继续在学习、实践、反思中体悟科学评估理念,提高保教质量!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