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美一实幼】聚儿童 观游戏 研策略 ——区一实幼尧辰园自主游戏案例具身体验式教研

浏览数量:19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园     发布时间: 2021-10-16      来源:本站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为深入推进我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提升教师时刻追随幼儿脚步、关注幼儿生活经验的课程实施与调整能力,1011日中午,在业务主任王姗姗的组织下,全体教师开展了“聚儿童 观游戏 研策略”的自主游戏案例研讨。

谈心得 共学习

教研开始,老师们把假期中共读的好书章节与身边同伴进行分享交流,每位教师围绕书中的精彩内容、教育理念,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畅谈了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通过共读反思重新梳理自己的儿童观、课程观、教育观。

谈心得,共学习,随后全体教师围绕《成尚荣:儿童立场的核心是什么?——关于“儿童”的学问》一文进行了深入学习。“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这一观点是本文章的灵魂,贯穿始终。王主任提出:教师都应当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和善于观察的眼睛,保持一切从儿童成长利益出发的教育立场,走进儿童中去,去发现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亲体验 研策略

围绕开学阶段的自主游戏开展,各年级组教师围绕游戏案例开展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具身体验”式教研。小班年级组以“如何创设幼儿喜欢的娃娃家?”为主题进行教研活动,主要围绕娃娃家材料投放以及环境创设的适宜性展开的研讨和思考。小班幼儿年龄小,以平行游戏为主,游戏经验主要是观察模仿。教师应贴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增添幼儿游戏的材料,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真正以幼儿发展为本,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c901f374b2bf92adc0714b4ba6d73e8.jpg

中班组老师来到幼儿“骑小车”的游戏现场,化身为“大儿童”,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取放材料,骑上小车,身临其境的感受“骑小车”的乐趣。游戏结束之后,杨娟老师跟组员从“是什么”“为什么”两个方面再次强调游戏教研的意义与重要,从“如何做”“怎么做”两方面细致探讨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支持策略与方法及其意义,并强调关注中班年龄段幼儿的需求与支持。中班组此阶段的游戏教研,在解决如何做有准备的因地制宜的环境和材料的基础上,针对教师观察幼儿“骑小车”中的诸多问题细节进行深入研究与调整,改变了以往单一观察单一教研的模式,启动“连续观察、进阶教研”的模式,更加强调了教师对幼儿经验的关注、对游戏后反思、对环境材料的专业思考、对师幼互动的审思等,助力教师真正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

大班年级组的教师们共同走进幼儿户外游戏区,具身体验玩泥游戏,用“童心”感受幼儿游戏时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游戏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整改:减少影响幼儿活动的物品,重新进行物品摆放的调整,将最大化的游戏空间留给孩子,并根据幼儿需要丰富游戏区的材料,就已有材料的适宜性进行了研讨,结合利用场地资源,充分利用自然物进行游戏。

63049c5c9ac6f261ca57e9339af5e4e.jpg

游戏不仅支持着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更激励着教师的成长。尊重儿童、发现儿童、理解儿童,为促进幼儿的自由自主健康发展,我们还将不断学习、实践、思考!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