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园 发布时间: 2021-11-07 来源:本站
自然角作为大自然的缩影,在幼儿园一直是备受关注,是孩子们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一个智慧角,有的班级甚至结合环境特点和幼儿发展需要,将自然角拓展为自然博物角。为提高教师科学探究水平,合理开发并利用好自然博物角,将科学探究与自然角(自然博物角)有机融合,有效促进幼儿接触、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和能力,10月28日,在月桂园科学教研组组长神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以“聚焦科学,共话自然”为主题的科学教研组活动。
活动开始,教研组长神主任向老师们介绍了科学教研组的学期计划与安排,神主任指出科学教研组将紧密依据《指南》精神,重点关注幼儿在自然博物角中的探究活动,关注幼儿能否获得科学认知,能否习得科学经验,能否有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兴趣,对待问题能否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考等方面。接着,就“如何将幼儿科学活动与自然博角融合”这一问题与科学组老师们进行探讨与交流。
活动中,大家各抒己见,依次分享了目前本班自然博物角与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情况和进一步的打算,并反思了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小一班章组长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围绕自然博物角里秋天的果实,引导幼儿用不同感官看一看、闻一闻、剥一剥、尝一尝等方式,探究不同水果的外形特点、组成部分、剥皮方法等。
小三班王媛老师针对幼儿在蘑菇博物角中缺乏互动性,没有持续探究的兴趣问题,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和需要出发,更改为《沙子博物角》,增加互动区域:彩砂欣赏区、沙子游戏区、沙子实验区。
中三班陆忆老师通过观察幼儿精心照料蘑菇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下蘑菇生长的变化过程,并思考蘑菇变干的原因,推进幼儿对蘑菇的进一步探究。
中四班陆锦老师发现现阶段自然博物角内容不合适,缺失持续性和研究性。下一阶段将针对幼儿兴趣从自然物泥土开始收集,打造泥土博物角。
大三班王沉默老师与幼儿交流时发现他们对小麦十分感兴趣,于是带着幼儿在小菜地进行了种植,并思考如何做有关麦子的实验,引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究。
分享交流过后,神主任进行了小结。她分析了教师在指导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注意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师要多进行启发式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欲望,二是科学活动包括观察、分析、记录、实验等方面,是幼儿不断猜想、不断验证的探究过程,要注意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最后请老师们多加思考如何投放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自然博物角的素材。
通过此次开放、互动的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得到了一次学习、交流、分享的机会,使老师们在自然博物角的科学探究与创设中有了更多的思考,为使自然博物角能真正成为幼儿观察探究、学习科学、走进自然的一个多彩空间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