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美一实幼】追随幼儿 深度教研——尧顺园科学组教研活动

浏览数量:69     作者: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12-16      来源:本站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应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主动探究、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发现的乐趣,也能让老师们更好地对幼儿实施科学启蒙教育,尧顺园科学教研组全体成员于11月11日下午在会议室开展了以“追随幼儿、温度教学、深度教研”为主题的活动。

       本次活动基于前期教师观察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感兴趣的科学活动的瞬间展开的。老师们以视频方式记录,待活动时进行研讨。现在,让我们追随幼儿的脚步,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趣的影子

       天气渐冷,由于小六班所在的晨锻场地没有阳光,朱艳老师总会带着孩子们围绕着幼儿园跑一跑,寻找冬日的温暖。在阳光充足的幼儿园大门口,孩子们和老师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戏。回到班级后,他们对科学区的游戏“找影子”和“水果找家”也十分感兴趣,小朋友们还能尝试两两合作的方式共同游戏。

神奇的水珠

       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四班的孩子发现包装食物的袋子里有很多小水珠,午餐时又发现饭盆的盖子上也有小水珠,于是孩子们开始猜测这个是水蒸气。那水蒸气是怎么形成的呢?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陈凡老师也在思考是否可以生成一节适合大班年龄特点的有关水蒸气的集体活动。

魔术雪花片

       在秋天的主题活动中,中五班的孩子喜欢玩“抽纸掉树叶”的游戏。一开始,孩子们发现树叶和硬币不容易掉落在杯子里,在陈杏越老师的启发下,他们开始尝试用雪花片操作,发现雪花片的数量越多,抽取卡片的时候越容易掉落在杯子中,感受物体的重量与惯性的关系。

泡发裙带菜

       小五班的自然角有两只可爱的兔子,而造型各异的兔粮更是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瞧,迟玲玲老师正带着孩子们一起泡发兔子的零食呢。在水中逐渐膨胀的零食原来是裙带菜。借鉴之前的科学活动《泡发木耳》,或许小五班也能生成一节别出心裁的科学活动。

制作芦荟胶

       在动植物的主题中,大三班的孩子对芦荟胶产生了兴趣,他们利用生活区的工具对芦荟进行削刺、削皮等系列过程。考虑到芦荟安全隐患,封叶老师也在思考如何更安全地让孩子参与芦荟胶的制作过程。

大蒜成长记

       渐入冬季,大二班的王颖老师和孩子们再次讨论起自然角适合种植的植物,最终大蒜获得了孩子们的一致认可,那如何种植大蒜?大蒜和洋葱的区别是什么?种植过程中分别需要注意什么呢?将会是孩子们下一步探究的问题。

       分享后,组长陈凡老师结合组员们分享的视频向大家介绍了科学活动中的基本原则如动手操作原则、主动探究原则、支架原则、联系生活原则等。最后,许艳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开展的游戏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也建议大家思考在游戏时,根据孩子的需求,如何支持幼儿在取放材料时更有条理性。

       科学活动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一扇窗,更是提升幼儿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相信老师们在今后的科学活动中能从幼儿的视角去感受体验,追随幼儿,捕捉更多的教育契机。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