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园 发布时间: 2024-01-05 来源:本站
每一次交流,
都是一场寻找真知的旅行,
每一次研讨,
都是一次教育力量的凝聚。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精神,促进组内教师语言素养的提升,同时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沉浸式感受语言的温度,1月3日,栖霞区语言教研组第四次教研活动在尧辰园开展。区教师发展中心王飞副校长、魏鹏飞老师及全体语言教研组成员参与本次活动。
时值冬日,瑟瑟的寒风也阻挡不了组内教师潜心钻研、提升自我的热情,大家早早来到尧辰园,抽取属于自己的“幸运签”。活动伊始,在尧辰园李文庆老师的主持下,15名教师分别展示了儿歌《小田鼠 种地忙》、故事《彩色牛奶》和诗歌《风在哪里》的基本技能——朗读。大家结合自己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用不同的语音语调进行呈现,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听觉的盛宴。展示过后,教师们在区语言教研组组长王雅俊园长的带领下,对不同题材的文本进行了价值分析和年龄段及目标的预设,进一步引领大家感受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提升了教师的语言基本功和素养。
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分园的张海婷老师带来了中班绘本活动《小鼹鼠的冬日安慰》的展示,一只有烦恼的小鼹鼠在冬天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张老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画面展示,充分激发了孩子们观察绘本图片、了解故事内容的兴趣及积极性,深入理解了小鼹鼠通过滚雪球、解救小动物而交到朋友的快乐和温馨。
来自西岗香悦澜山园的刘平老师带来了大班诗歌活动《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会飞到哪里去呢?刘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亲切的教态一下把孩子们带入了小雪花的世界,孩子们不仅能朗诵诗歌,更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诗歌进行了创编。
分组研讨环节,老师们围绕“针对不同类型的语言活动,教师的关键性提问与引导是否适宜”和“在活动中观察到幼儿的语言习得如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交流,纷纷为两位展示老师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想法:
1.先给予幼儿足够的观察图片时间,再引导幼儿发现情节。进一步关注幼儿的情感表达。
2.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提示可以逐渐抽离,激发幼儿的自主性。
随后,蒋红梅老师和语言教研组副组长李芳老师,分别针对本学期在语言教研组的所思所学,进行了总结交流。 语言教研组组长王雅俊园长也对本学期语言教研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学期的工作开展提出了要求和期待。王园长指出教师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并为老师们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1.注重语音和语调,确保自己的语音和语调清晰、准确,以便幼儿能够理解。同时要丰富自身词汇量,提高表达准确性,避免出现歧义或让幼儿产生误解,也需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2.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和意义。提高课堂互动中的语言素养,教师在课堂互动中需要注重语言的礼貌性、启发性、激励性和建设性,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为下学期语言教研组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王园长就“如何上好一节幼儿园语言课”进行的总结精炼:
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愿意表达、敢于表达,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互动交流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发表观点。
3.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问题并进行反馈和调整。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保持良好的形象和言行,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热情,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关注。 区教研员魏鹏飞老师也对本次活动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1.观察在先,注重“到场”。与幼儿建立联系,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
2.保持耐心,学会倾听,通过问题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
3.提出开放性问题,接纳幼儿的各种回应。
4.“支架”幼儿的回答,拓展幼儿的思考。
活动的最后,区教师发展中心王飞副校长鼓励组内教师在新学期继续在语言组内言有所思,学有所获,力争以语言组为基点,将语言专业素养提升辐射全园。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们的语言素养,语言领域活动组织能力得到了磨炼和升华,教研有道,探索无涯。追随儿童,研无止境,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语言教研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