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分园宋婉玉 发布时间: 2021-04-26 来源:本站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帮助教师专业进一步成长,尧辰园语言教研组在组长王颖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儿歌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及其在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价值。
分享“语”
王颖老师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下,通过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儿歌的独特魅力及作用,详细讲解了儿歌这一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幼儿好动,处于语言学习、发展表达及交往能力的重要阶段,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能引起幼儿的愉悦感。因此只要是儿歌,基本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易唱、语言活泼的特点。满满干货分享,大家受益颇多。
研而思
“如何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情境下习得儿歌而不是枯燥的重复”,在经过详细的理论学习后,王老师带领组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大家也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
胡家伟老师:在之前我开展儿歌的集体活动时,准备了儿歌相关内容的卡片,通过图示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再加大难度引导幼儿将图片按照儿歌内容顺序依次展示,幼儿在不断挑战的过程提高了积极性,也加深了对儿歌的理解。
徐安莹老师:我们可以在幼儿初步掌握儿歌的大致内容后,可以用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利用音乐节奏、规则,帮助幼儿加深对儿歌的理解,加入游戏的环节后,幼儿的积极性也是非常高的。
思而得
活动中老师们认真记录,根据问题延伸、反思到自身在儿歌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思共研共成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尧辰园的老师们会继续秉持“学、思、践、悟、行”这几条教学基本观念,关注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经验提升,切实提高自身在儿歌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组织与实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