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30 作者: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10-28 来源:本站
社会领域教学活动既来源于幼儿生活,又服务于幼儿生活。而生活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更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积极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10月19日中午,尧顺园社会教研组开展了主题为“源于生活、回归儿童”的沙龙研讨式教研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社会组全体组员、对社会领域感兴趣的教师以及来自四川的六位跟岗园长。
活动以一个简短的理论知识竞赛开场,题目均源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具体内容。虽只有短短十几道题,教师们答题态度积极、氛围热烈。
随后,则是沙龙漫谈环节。在本次活动前期,教师们结合自己班级幼儿对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并通过视频或语音的形式进行记录。在播放视频前,组长蔡老师提出:要从幼儿已有经验中去链接社会领域核心经验、捕捉教育活动的素材。在座教师们一一分享与幼儿谈话的视频,从社会领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在分享和记录中,大家归纳出幼儿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奥运、航天、亲情、季节等几方面,且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关注点各不一样。
接着,大家围绕幼儿话题度最高的“航天”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和思考:在三个年龄段分别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执教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维的碰撞下确立了三个年龄段开展活动的着眼点。蔡老师鼓励教师们根据此次活动研讨、结合班级幼儿实际情况来撰写教学活动教案,同时为下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准备。
沙龙漫谈过后,组长蔡老师肯定了大家在活动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希望大家在和孩子相处时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孩子们生活中所蕴含的教育契机,以幼儿的生活和兴趣为出发点,和他们共同开启进一步的探索。
活动结束,许艳主任提出:本次活动中幼儿关注的事物是有年龄特点差异的,因此教师们要时刻关注幼儿、记录幼儿的生活;记录的形式是多样的,当在游戏中作为观察者时,能更自然地发现、了解幼儿兴趣所在。
最后,陆萍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鼓励教师们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捕捉幼儿兴趣,生成自己班级的集体活动、班本课程、课程故事,在系列活动的开展中,让班级幼儿真正去体验、受益。
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能激发无限的智慧,本次活动为教师们创造了一个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的平台,在沙龙研讨中学习和反思。我们成长的脚步从未停歇,相信教师们今后能够更好地挖掘社会领域教育契机,和幼儿共同探索、学习,进一步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