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园 发布时间: 2023-12-11 来源:本站
围绕核心经验,奏响游戏精神
——栖霞区音乐教研组活动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与精髓,
有了节奏才让音乐富有生命力。”
为了提高教师打击乐教学水平,提升打击乐游戏的设计与组织能力,2023年12月11日上午,栖霞区音乐教研组在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分园开展了第三次活动。本次活动由音乐教研组副组长李文庆老师主持,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王飞、学前教育研训处王姗姗老师也亲临现场,与区音乐组全体成员共同观摩、研讨和交流。
【集体观摩,精彩展现】
迈皋桥幼儿园瑜憬湾分园的陈娟园长开展了一节大班打击乐活动《狂欢派对》。陈园长组织了富有趣味的游戏,让幼儿在敲杯子、传杯子的奏乐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乐器发出单响和散响的音色的不同。在充满趣味性的领袖游戏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体会到打击乐游戏的规则。
燕子矶幼儿园下庙分园的张艾娇老师组织了小班打击乐活动《小鳄鱼之歌》。在富有节奏的乐曲及图谱支持下,张老师用有渲染力的身体动作,带领幼儿合乐合拍地完成身体律动。在使用刮棒进行打击乐的过程中,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乐在其中。
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分园的李文庆老师带来了一节小班打击乐活动《可爱的小蚂蚁》。李老师熟练运用白板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小蚂蚁运粮食”动画,为孩子们创设了有趣的故事情境,帮助孩子们了解到响板发出的声音,探索到使用响板由弱到强的演奏方法。
【观点碰撞,经验提升】
集体教学活动观摩结束后,三位老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说课。
音乐组教师结合观摩所见,围绕幼儿音乐领域核心经验、集体活动中具有游戏化精神的合拍奏乐策略、活动中的亮点和优化建议进行讨论。
【发展了哪些核心经验】
1. 在《狂欢派对》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生活化乐器来代替常规乐器,通过口令、清唱等策略引导幼儿合拍做动作,帮助幼儿倾听重点段音乐,攻克活动难点。
2. 在《小鳄鱼之歌》中,教师用动作表达音乐形象,体现出“描述性”核心经验。提供设计游戏、匹配情境与休止的适宜性等策略,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3. 在《可爱的小蚂蚁》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尝试表现音乐强弱、音高的变化,并用打击乐器表达音乐节拍。在幼儿用手掌拍响板的过程中,发展大肌肉动作。
【具有游戏化精神的合拍奏乐策略】
1.在《狂欢派对》活动中,幼儿通过多次倾听,达成“合拍演奏”策略。教师逐渐退位,帮助幼儿自主完成合拍演奏。活动中的“领袖游戏”满足幼儿自主创编动作的需要,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
2.在《小鳄鱼之歌》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削水果”的游戏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来吸引幼儿注意。教师给予孩子“预令”,成功帮助幼儿把握演奏的起始点。
3.在《可爱的小蚂蚁》活动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情境设置给予幼儿不同的刺激,自然而然地达到打击乐“多次练习”的活动目标。教师利用钢琴、多媒体动画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对于音乐的上行下行感知更加清楚。
【活动亮点】
1.教师使用生活化的乐器,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馈,运用的启发性语言帮助幼儿不断巩固经验。
2.教师对于年龄段的理解与把握准确,在活动中灵活运用语言、眼神,肢体动作,帮助幼儿一起合拍做打击乐动作。
3.在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能够遵循游戏化精神,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幼儿自主性,尊重儿童。
4.教师在活动中创设不同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打击乐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认真专注,目标达成度较高。
【活动建议】
1.可以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地提高活动难度。如在提供生活化的乐器时需关注材料的层次性和丰富性,可提供多种不同材质的物品,引发幼儿深入探究。
2.教师在整体活动中需要有更精确的语言指导与肢体引领,如语言预令、动作示范。动作指令应该简洁明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接受信息。
3.当幼儿没有及时回答出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告知答案,而是可以将问题前置,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再倾听、自主解决问题。必要时,教师可以加入动作来提示幼儿。
【专家总结,智慧引领】
栖霞区音乐教研组副组长王建芹老师提出:在音乐活动中,需要教师们静下心来、倾听儿童。一个年轻的团队更需要专家的指导与引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音乐组教师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做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学前教育研训处王姗姗老师指出:在打击乐活动中,倾听音乐至关重要。幼儿需要通过倾听来呈现作品。三节活动能够通过音乐作品的特点来选择适宜的游戏情境。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到幼儿音乐活动中的习惯养成,在班级中要关注幼儿打击乐经验的提升,在日常游戏中也要考虑到音乐领域的经验渗透。
最后,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王飞副校长作总结发言。王校长指出:教师们需要将每一次音乐教研组的研训成果带回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辐射到全园每一位教师。音乐组教师更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要点成长、要点成果、要点成功。同时,王飞副校长对教师提出“三个一”要求:一支队伍、一套教材、一次展示成果,希望教师们有团队共同体意识,为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在当下,行在始终。每一次的教研,既是展示的舞台,也是智慧的碰撞,更是共学、共促、共成长。相信老师们一定会在一次次教研活动的推动下,吐故纳新,笃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