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美一实幼】观真实儿童 研游戏精神 ——尧辰园游戏组教研活动

浏览数量: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园     发布时间: 2022-12-11      来源:本站

在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及六美儿童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尧辰园的教师们紧紧围绕《纲要》、《指南》及课程游戏化相关文件,深入践行课程游戏化所倡导的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核心理念。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促进游戏水平的整体提升,12月7日早上,在游戏组组长李文庆老师的带领下,尧辰园游戏组的老师们进行了全园的游戏观摩活动。

观察幼儿游戏 (2).JPG

共观摩 同研究

李老师提前准备了对于区域游戏中的区域设计以及活动过程的评价表格,让游戏组老师们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观摩过程中,每个班级的老师都从游戏主题、环境创设、材料提供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游戏组的老师们走进班级,走近幼儿,沉浸在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中,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儿童的游戏行为和表现。

在观摩的过程中老师们针对幼儿游戏的自主情况进行了重点观察,观察孩子们是否自主进行区域的选择?在区域中是否有事可做?游戏的场地能否自己规划调整?教师能否根据游戏针对孩子们的兴趣点进行及时的支持与调整?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状态,观摩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观察幼儿游戏 (10).JPG

享发现 思不足

观摩后的中午,老师们齐聚在多功能厅,对游戏开展过程中自己班级的不足及其他班级的闪光点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各个班级的老师们都在本年级组内进行了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后向所有老师进行了分享,在学习中反思,在交流中提升。

观察幼儿游戏 (1).JPG

小班韩老师:在中班年级组中看到了游戏区域的串联,教师打破区域局限、空间局限、班级界限,构建开放式、共享式、互动式的游戏模式,提高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值得我们学习。相比之下我们小班材料的投放层次性不够,导致幼儿的个别化学习和深度学习不足,教师需要在后续进行优化。

中班吴老师:大班年级组的游戏环境中能看见幼儿的多元表征方式,通过幼儿的表征可以看见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班年级组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物材料,比如益智区可以进行一定的改造,科学区方面还需要更新材料,尤其是对于记录的方式:拍照的方式、记录表的方式等等。

大班李老师:小班年级组合理运用墙面、柜面、地面等空间进行游戏,各班都能因地制宜,让不变的空间“活”起来。我们大班的游戏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教师提供的材料缺乏层次性,不能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教师需关注班级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让材料提供更有价值。在幼儿的游戏记录方面,教师也要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教师发言 (1).JPG

最后张主任和葛园长对于本次观摩活动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张主任提到作为教师要将集体教学活动的一些内容和区域游戏进行充分的结合,在游戏中引发幼儿的个别化学习。在区域游戏中还可以提供游戏记录表,通过定材料观察、定人观察两种方式让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看得见。葛园长指出在游戏过程中不难看出孩子们都十分快乐自然地在进行自己喜欢的游戏,对班级的游戏也都充满了兴趣,表现出了最真实的状态。但在游戏中老师们要增加在区域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运用,同时合理运用教室的空间,在确保合理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把所有空间都还给孩子,以保证他们的游戏可以做到自由、自主、愉悦、创造。

此次尧辰园游戏观摩研讨活动,让大家对幼儿游戏的开展有了新的思考,为今后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游戏明晰了方向,打开了思路。我园将以本次研讨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不断调整游戏实施的新思路、拓宽游戏开展新模式,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