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园 发布时间: 2024-03-17 来源:本站
为了有效促进我园南京“十四五”“生活·实践”专项课题落地实施,提升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强化课题组教师专业化学习意识,3月15日中午,王主任组织课题核心成员于会议室开展南京市“十四五”“生活·实践”专项课题:《“生活·实践”视域下园社生态圈构建的实践研究》文献学习及交流活动。
会议伊始,王主任对本课题的计划目标、实施要求和具体研究内容做了详细介绍,让课题组成员有了更清晰地认识。
接下来,各位课题组成员围绕“生活·实践”“园社共育”“生态圈建构”三大课题的关键词进行文献心得分享,围绕提炼出的文章或报告的中心思想进行学习心得交流。
王梦云主任和陆忆老师围绕“生活·实践”关键词展开分享,通过拜读“生活·实践”教育理念创始人周洪宇博士的文章,对“生活·实践”的定义、理论背景、要义与特质有了更深的体悟。王主任梳理出关键词下的“一个宗旨”“两个重点”“三大途径”“四个结合”“五育并举”“六个原理”“七项目标”“八个特质”,为课题组成员厘清了研究方向。陆忆老师则提到,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让“生活·教育”教育融入社区、走向社会。
章组长围绕“园社共育”关键词进行分享。跳出“家校社协同”的老生常谈,章组长凝练重点,将目光聚焦幼儿园和社区的紧密联系。她提到,幼儿园可以同医院、博物馆等社会机构进行合作,定期开展社会体验活动,并邀请社会人员来园与幼儿近距离互动,教给幼儿一些简单、有趣的职业技能。
朱组长和徐杰老师围绕“生态圈”关键词进行分享。朱组长提出,“生态圈”兼具本园正在开展的资源库活动的五大功能:地域性、丰富性、多样性、动态性、持久性。据此,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筛选和优化资源地图,形成具有我园特色的2.0、3.0版本资源,将资源与环境、资源与资源、资源与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徐杰老师建议,我们可以以网络平台为渠道,挖掘新型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平台推进生态圈的发展。
各课题核心成员汇报过后,王主任围绕三大课题关键词,就研究内容、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指导,对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为课题组成员答疑解惑,提醒课题组成员关注课题研究的落地性和实践性,建议课题组成员们重点围绕“人”“资源”“空间”三大生态圈要素展开后续的研究。
最后,秦园长对课题组成员们的文献研究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几点要求。
1.课题交流讨论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提高课题研究效率
2.任何课题都要在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对概念、目标、内容十分清晰,才能稳步推进。
3.充分挖掘具有月桂园特色的园社共育资源,构建新型园社共育教育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生态资源地图。
真知者真行,真行者真知。通过本次课题文献学习活动,成员们对“生活·实践”课题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和更坚定的动力。奋楫扬帆风正劲,勇立潮头敢为先。相信在课题组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园本次南京“十四五”“生活·实践”课题研究一定会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果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