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美一实幼】直击学习真现场 聚焦教师真问题——栖霞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园分园 园本研训活动

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园     发布时间: 2023-12-06      来源:本站

直击学习真现场  聚焦教师真问题

——栖霞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园分园园本研训活动

在孩子的世界里,

我们努力成为一名追随者,

追随孩子的目光,

追随孩子的兴趣,

然后和孩子一起创造,体验成长,

与专业对话,让共情花开,

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主人,

让环境成为教育助力。

11月29日,我园神艳茹主任带领老师进行现场观摩,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调整,老师们根据神主任分享的苏州培训学习,将自己的所思所悟,结合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外化于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直击真现场

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各班老师担任“讲解员”,讲解内容围绕环境创设的思路,老师们带着思考进行现场观摩和记录。让我们追随孩子的目光,追随孩子的喜好,一起来聆听孩子的想法吧!

本班老师对整体环境、主题墙、个别化活动区域环境创设进行讲解,从怎么倾听幼儿需求、如何支持幼儿参与、怎么凸显幼儿痕迹、如何融入主题经验、怎么合理布局搭配等一一介绍,充分彰显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 

聚焦真话题

有准备的环境必须由理解儿童和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教师来准备。

                                                ——马利亚.蒙台梭利

无声的环境,有“生”的学习。神主任带领老师们齐聚会议室,由各年级组老师进行分享。

小二班吴老师聚焦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近期主题创作出了许多可爱的甜甜圈,将甜甜圈悬挂于班级各个角落,目之所及皆是基于孩子的兴趣与需求。

中三班严老师聚焦班级语言区,幼儿对于自主阅读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在班级里能听见幼儿每天跟同伴分享趣事,因此严老师将语言区外延,你瞧~中三班幼儿讲故事正讲得“热火朝天”呢!

中四班缪老师聚焦班级美工区,从缪老师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可以听出中四班美工区材料收集、工具摆放、作品支架以及作品呈现方式,都是来源于孩子的想法。这些环境和材料全部来自于孩子,且用之于孩子。

大一班高老师聚焦班级建构区,高老师分享了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例如,大一班在户外活动搭建月桂园小区时遇到许多瓶颈,高老师带着孩子们共同探讨,与家长切身实际去参观,一步步收集材料,搭建与调整的过程中看出孩子的想象力,这就是孩子对于环境的思考与创造。在我们看来普通的材料,却在孩子手中“发光发热”。

大四班陈老师聚焦班级幼儿表征解读,带领老师们答疑解惑,孩子学习过程的影像、孩子的作品、孩子思考的记录单、孩子探究过程中的对话、孩子收集分类的物品都可以作为孩子的表征记录。

从分享老师们的口中能够发现处处皆幼儿的真实表达。一份设计图、一张活动照、一份小作品、一个调查表、一个讨论区......都是幼儿在与一日生活中遇到的热点话题。多元化的表征真正凸显了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发挥了环境“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神主任根据老师们的分享提出问题研讨:

1.除了绘画表征,你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表达?

2.如果给你充足的时间,你还能做什么?

朱丽雅组长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根据《指南》中小班的年龄特点,表示小班孩子的表征是真实的、生动的、有情节的,更是属于孩子自己的。表征的教育意义在于帮助孩子进行认知加工,经过联想、转换、提取等形成与认识对应的思维形式,并将多种方式向外界传递自己所理解的信息。图画只是表征的一种,但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这样的表征不是简单的绘画,而是“饱含情绪”的创作。

杨灿老师表示教师在“卷入表征”的同时,要善于思考如何利用家园社资源,合理化的让更多的“人”参与活动,更要从班级细小的事情中发现问题,和幼儿共同解决问题,让儿童视角落在班级的每一件事情上。

季语老师聚焦问题表示:1.除了绘画的形式还可以用肢体、眼神和语言的形式进行表征。如可以利用录像或制作二维码幼儿自主扫码播放的形式进行记录,多元化新颖有趣的表征形式既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又有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我们想深入挖掘生活墙的教育价值。如天气预报墙,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鼓励他们自己介绍天气情况,不仅让幼儿对天气、温度等因素有了基本的感知和认识,更可以锻炼幼儿服务自我的能力。同时,我们还想着重研究区域游戏的指导,充分发挥区域游戏的学习性和延续性,使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有所学、有所悟。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研讨的过程就是思维的碰撞。

神主任因此提出3个追问:

1.环境是谁的?它是一成不变的吗?

2.你观察了解过幼儿需要什么,想表达什么,想怎么表达吗?

3.这是孩子需要的吗?孩子喜欢吗?

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1.让追随成为一种信仰;让记录成为一种习惯;让等待成为一种修养;让卷入成为一种常态;让环境成为一种动态。

2.我们既要让环境丰富性和适应性,同时也要适当留白。

儿童本位,让环境与教育更为鲜活。以初心勾勒、让匠心施彩、用精心跟进、携爱心前行,为儿童的世界创设美好的环境,浸润每一颗纯真、美丽、闪闪发光的童心!


  3.jpg

  4.jpg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