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7 作者: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尧辰分园杨薇 发布时间: 2021-04-27 来源:本站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秉承“美丽儿童创造美好童年”的课程理念,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的审美水平,美术教研组围绕“幼儿的审美教育”开展相关教研活动,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进指导幼儿行审美表达与创作,让美的种子在幼儿心中发芽。
何为美育?
首先,杨老师围绕“什么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的不同?”这两个问题进行干货分享,满满的干货分享让教师对美术活动中幼儿的审美教育的核心要点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
美育,是引导幼儿在对审美对象的感受、鉴赏和创造中激发丰富他们以情感为核心的审美经验,促进他们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过一种身心和谐、富有个性的生活教育。
审美教育常见误区?
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分享了自己在美术活动中审美教育。杨老师分析了美术活动中审美教育常见的误区,她指出:在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耳朵、眼睛等感官的主动性。儿童绘画的学习过程中,要以传授艺术作品的内容为基准,注重儿童自身审美情绪的培养,让孩子在独自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审美情绪,从而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
如何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从美术教育的“再现的美,表现的美和形式的美”这三方面帮助教师梳理了提高孩子审美情绪的方法。
再现美: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面对周围世界并将这些画出来
表现美:画意愿画是充分发挥表现美的最好方法。。
形式美:以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形式越美,越有助于前两种美的显示。
生活中的美处处皆是,老师们围绕“可以利用哪些审美资源让幼儿获得美的滋润?”一起漫谈心中之美,充分挖掘生活的审美资源,共同提高审美力。
利用大自然中的美的素材,引导幼儿去发现大自然中的美。
欣赏一些美术作品,让幼儿感受艺术之美。
发现生活中的,美,景色,建筑,生活中美的元素。
美育需要持久的影响与浸润,
我们将继续搭建平台,
促进教师们相互学习和交流,
进而推进幼儿园美术教学发展,
让美育与幼儿“美遇”,
浸润心灵,传递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