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美一实幼】深耕细研,行而不辍——记栖霞区科学教研组活动

浏览数量:181     作者: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0-06      来源:本站

想象,是孩子思维的翅膀;创造,是孩子童心的展示;每一位儿童,都是天生的科学家,每一个问号,都是孩子们探索的起点,每一次奇思妙想,都是对世界的热爱与好奇的表达,科学活动是幼儿探索世界的窗口,为了让幼儿通过科学活动探秘更精彩的世界,2023年9月28日上午,栖霞区科学教研组在区一实幼尧顺园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活动前准备

活动前期,在区教师发展中心夏方老师和科学组陆雄伟、邓秋菊副组长的指导下,三位执教老师对展示的三节集体教学活动进行多次磨课,每一次磨练都是挑战,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他们精益求精,力求为大家呈现更优质的活动体验。9月28日上午,来自栖霞区科学教研组的老师们齐聚尧顺分园多功能,许艳主任主持本次活动,就具体内容和活动流程给大家做精简介绍。

集体教学活动观摩

大班科学:《会动的关节》

什么是关节?我们身体中有哪些关节呢?关节有什么作用呢?栖一实幼月桂园秦明如老师激情创境,与孩子们在欢快活泼的《健康歌》中一起炫动,肆意挥舞,初步感知人体运动与关节的联系,再鼓励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同伴合作,探索人体身上的各种关节,最后激发幼儿探究欲望,挑战用身体各部位关节跳舞,体验关节运动的快乐并学会自我保护,孩子们在自由、愉悦的游戏情境中快乐舞动、沉浸学习,百玩不厌。

中班科学:《落下来》

在这秋风轻拂,落叶飘舞的美好时节里,你有见过树叶宝宝离开大树妈妈飘零而下的样子吗?不同的物体下落时呈现的状态是一样的吗?孩子们对有趣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和期待,来自青秀城幼儿园的董黎明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样的物品,鼓励他们尽情尝试,探索不同物体下落的不同状态。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他们有的把石子举得高高落下,有的模仿羽毛在空中飘舞,有的奋力向上抛扔降落伞,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表现自由落体现象,记录下落的千姿百态,感受大自然万物的神奇魔力。

大班科学:《有趣的陀螺》

“小陀螺,转呀转,转出一群小伙伴,小陀螺,吱呦呦,大家都是好朋友。”作为童年必备玩具,转陀螺孩子们可是信手拈来,栖一实幼许艳老师另辟蹊径,带领孩子们给陀螺附加重物,花样玩转陀螺,她的层层递进式追问愈发地激起孩子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原来夹子夹几个?夹在哪里?都影响着陀螺能否平稳地旋转,孩子们经过不厌其烦的实践、同伴经验分享、观察学习,逐渐摸索出让陀螺让平衡的微妙力量,把小陀螺玩出了更多的花样。

分组研讨与分享

观摩活动后,三位执教老师进行简要的说课和反思,组员们随后围绕“核心经验、教师的材料支持、困惑与建议”三方面分组进行研讨,研讨氛围浓厚,小组代表逐一分享研讨的见解和建议,给执教的老师们提供实际可行的帮助。

专家总结与点评

区科学组王婷组长就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我们鼓励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思考和认识世界,老师就要把孩子放在发现者的位置,以发现者的角色来审视三节活动的科学性,教师的材料支持、语言引导能否让孩子成为这节活动的发现者?这是我们要研讨和思考的问题。”

活动最后,夏方老师对三位执教老师的精彩呈现给予表扬,她主张在活动中不要害怕孩子不能自主,要相信儿童,儿童就会如你所愿,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凡是儿童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一节活动要想上的好,要抓住“两个有”即有趣、有用,这两者一定是顺应幼儿年龄特点,一定是按照《指南》领域要求。只要放手儿童,你就能看到儿童给你的惊喜。她建议老师们要反思今天的活动,还要反思平时的教学行为,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机会,并把今天的活动带回本园试教,在实践中促提高。最后她鼓励老师们珍惜难得的展示机会,踊跃报名执教,更要多地参加试教活动,相信经过群体智慧的指导,才能让更多的老师学有所获。

积跬步,至千里,每一次的教研学习都是我们在科学领域成长路上迈进的一小步,栖霞区科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定会扎根课堂,深耕教研沃土,做行而不辍的师者。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