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49 作者: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09-25 来源:本站
儿童对生活充满了好奇,
一片树叶、一粒种子、一棵小草,
都能引发孩子的无限探索与创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进一步挖掘幼儿园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2023年9月13日至9月21日,在许艳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探索自然环境,挖掘课程资源”系列研讨活动。
01逐光追影寻资源
活动之初,老师们深入到幼儿园各个户外场地寻找自然资源并制作了资源调查表。在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平时未在意的小角落,找到了各类品种的自然资源,对幼儿园的植物有了深入了解。
02资源剖析探课程
在探索自然资源后,如何将这些自然资源成为我们的课程资源呢?9月14日中午,老师们齐聚多功能,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教研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许艳主任帮助大家厘清思路——自然资源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要怎么做?提出要将理念落地生根,并梳理了幼儿园的自然资源。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那么,如何理解自然资源?老师们积极回答,贺若兰老师和沈丹丹老师认为要根据幼儿的经验,符合幼儿的兴趣;徐季然老师提出遵循《指南》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依托老师们的回答,许艳主任带领老师们重温各个幼教文件中对“环境”的描述,并再次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
接着,老师们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分组交流分享——幼儿园里秘密多。老师们围绕植物的位置、资源的特点、课程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享,在亦师亦友的热烈讨论中,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发现与思考,引发全场的共鸣与反思。
朱艳老师根据自己的发现,分享了紫苏和葡萄的种植、采摘等方面;王文灿老师发现红花酢浆草早上开花、晚上闭合的特性;王婷老师发现幼儿园内处处长着数十种的中草药,它们播种、发芽的方式各不相同,这些中草药长在无人走过的角落,但可以让我们身体健康,可以泡茶、做菜、敷伤口;蔡欣老师根据小组讨论学到了许多关于树、草、池塘、小角落里的自然资源;吴玥老师分享了爬山虎的叶子随季节变化而变色,绣球花颜色的变化,木槿花也叫“鸡肉花”等等。老师们从一个资源的“点”出发,探寻多样的、园本的、发展的课程前进方向,最终回归儿童获得的有益经验。
03通力合作拓路径
教研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分工合作,小班老师们绘制幼儿园自然资源分布图,中班老师制作幼儿园自然资源春夏秋冬网络图,大班老师们制作幼儿园自然资源数量统计图,将抽象的自然资源落在纸上,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秘密。
9月21日中午,老师们分享了各个年级组绘制的资源图,小班组由陈昕琪老师介绍,着重指出分布图师幼都能明确了解各种植物所处的位置;中班组由封叶老师分享根据四季将园内植物分成四大类,并使用集成的方式圈出四季常青的植物;大班组由王董洁老师分享图表制作分为花、草、树三大类进行统计。许主任对三位老师的分享提出了肯定,有效利用幼儿园内的自然资源,注意倾听幼儿的声音,发现幼儿的兴趣,三份图表需妥善保管并布置在科学探究馆中。
本次“探索自然环境,挖掘课程资源”系列研讨活动,老师们通过探寻资源、查找资料、研讨分享、绘制地图等一系列活动,既是观点的碰撞,又是智慧的分享,也是课程资源的共享与共建。活动并未结束,所有的思考、经验、建议就像一颗颗种子,播撒在每一位老师的心里,户外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一直在路上......